侠盾研报网,专业研报大数据平台,收录各类研报、行业研报、券商研报、股票分析报告、行业研究报告等,已收录投研文档共计 32166618 份!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研报 > 行业分析 > 研报详情

中信建投-四季度银行股有哪些催化剂?-200928

上传日期:2020-09-28 15:21:00  研报作者: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分享者:fanernli   收藏研报

【研究报告内容】


  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4 季度银行股有哪些催化剂? 本周核心观点 1、中报公布后,存量风险在稳步出清,为何银行股依然低位徘徊?那些因素才能催化银行股行情呢? (1)按照逻辑,之前存量风险在约束银行股估值,但是中报中,银行业关注类贷款占比在下降,核销力度在加大,约束估值的因素在稳步消除,银行股估值要修复,但是银行股却持续低迷。原因在哪里?我们认为:对三季报的不确定性预期,以及政策上原地踏步,对3.5万亿不良资产处置的担忧是主因。 (2)那些因素才能催化银行股行情呢?政策面的转变、估值切换、NIM的企稳。 2、催化剂之一、政策面的转变? (1)目前货币政策原地踏步,9月LPR保持不变,降准预期短期内也没有落地。政策面究竟都有哪些顾虑呢?主要是担忧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后,无法控制资金流向,资金脱实向虚后,导致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不平衡,带来资产的泡沫。 (2)按理来讲,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有多面性和复杂性,政策上的支持不可少,那在何种情况下政策面上才会有进一步的宽松呢?市场利率回升过快,资金面过紧时;另外,实体经济修复过程中出现各种超预期事件,比如最新的房企事件等,影响到经济内生恢复和增长时。 (3)我们认为:为了稳定NIM,银行负债端和资产端某一端的调整是不可缺少的,在资产端利率依然下降的情况下,负债端调整必要性更大,从而降准依然有必要。 3、催化剂之二、估值切换? (1)4季度,银行股是否有估值切换是逃不掉的问题。银行股存量风险在出清,新增风险得到控制,经济增速在稳步回升,估值下行的理由尚不充分。但是估值切换必须有理由。业绩支撑、政策推动、经济企稳回升,这三者中需要具备一个。 (2)业绩是否有支撑?需要看监管是否要求银行在3季度和年报中继续多提拨备、继续加大核销,有不确定性。但是净利润同比增速环比回升是大概率。 (3)政策推动?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保持合理的流动性在目前看来有必要。 (4)经济企稳回升?这个也是大概率,在双循环体系下,国内消费市场的启动有助于部分缓解外需减少。从而估值切换行情可以期待。 4、催化之三、NIM的企稳? (1)负债端看。其一、正面因素:由于1年期LPR在上半年下降30个bp,贷款利率在持续下降,而且信贷规模高速增长,贷款派生的存款增加,存款利率也出现一定程度降低;另外3季度末,结构性存款需要压降到2019年年底的水平,年底压降到2019年2/3;同时其它高息负债发行量也下降,这些因素都在压降负债成本。其二、负面因素:市场利率在稳步回升,shibor利率在提高,债券发行利率也在提高,同业负债成本和应付债券成本率在提高,这些因素又在拉高负债成本。综合来看,由于存款占负债比重在70%-80%,负债综合成本率3季度和4季度在下降。 (2)资产端看,对公和零售贷款利率依然在政策引导下持续下降,但是贷款利率下降幅度低于下半年。 (3)从而下半年银行NIM将逐步企稳,如果存款成本下降幅度更显著的话,NIM有可能环比小幅回升。 5、关于3-4季度银行资产质量的观点。 (1)下半年,不良处置力度高于不良新生成,不良率将保持稳定,或者小幅下降。上半年不良出资1.1万亿,全年出在你3.4万亿,下半年处置规模2.3万亿,远远高于上半年,同时下半年经济增速受到疫情影响成本小,新生成不良余额较上半年有所减少。从而下半年,不良处置规模超过不良新生成,而且下半年不良处置规模超过上半年,而不良新生成低于上半年,下半年不良率将稳定在上半年1.95%的水平,如果乐观估计的化,预计也会将小幅下降。 (2)更中长期看,我们预计行业的不良率维持在2%以下。目前行业NIM为2.09%。中长期看,如果LPR继续下降,NIM将回落;另外如果存款利率市场化后续推进,行业NIM也将持续下降。如果行业NIM低于行业不良率,银行业盈利能力将受到不小的冲击,而且这是行业内生的增长能力导致盈利能力下降,对行业的冲击较大;从而行业NIM必须高于行业不良率。如果2%是安全阙值的话,NIM需要维持在2%以上,而不良率需要低于2%。 (3)行业发展政策前景展望。我们预计未来银行业监管层需要重视的是:一方面,采取措施放缓行业NIM下行的速度,与此同时另一方面严格控制行业不良率回升,主要措施就是提前化解存量风险。 6、那些银行股更有机会? (1)主线之一:零售优势显著的银行。边际变化上,这类银行改善更显著。上半年银行对公贷款投放占比高,下半年将有所放缓;而上半年零售贷款投放占比低,但下半年将所提高。从而零售优势显著的银行边际上改善更大,不仅拉低不良率,而且减缓NIM下行。比如:招行、宁波、平安、常熟、长沙。 (2)主线之二:城商行,无论是三季报或者年报,其净利润都将实现正增长,尤其是江浙地区的城商行,当地经济恢复更快。比如:宁波、南京。 7、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市场更需要关注银行资产质量改善;拨备本身不影响估值,存量风险出清清洁资产负债表,有助于银行股估值修复;对于盈利前景,需要相信银行业自然增长的能力。 4Q重点关注:城商行、零售优势突出银行。 对银行股:中长期看好板块估值修复行情。 主要原因: (1)金融改革推进,释放改革红利,利好中小银行; (2)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实体受益; (3)风险处置加大,存量风险下降,风险溢价下降; (4)8月经济数据表明实体经济恢复性增长已成趋势,下半年经济增速将环比回升; 本周一股:宁波银行 中长期重点推荐: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常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南京银行、长沙银行、上海银行、无锡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 目 录 一 本周专题:执行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背景及原因 已发生损失模型具有明显滞后性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当时金融机构对金融资产使用的已发生损失模型被认为对金融危机的产生起到重要影响,并带来了严重的金融风险和实际损失。基于已发生损失模型对于信用损失确认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对未来风险的判断不足从而在极端情况下账面数据无法真实反映金融机构的资产信用情况,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构建具有前瞻性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来弥补已发生损失模型的不足。 2009年5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开始着手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IFRS9)替代《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IAS39),其在2009年11月发布《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征求意见稿,在2011年1月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联合发布《金融工具:减值》增补征求意见稿。 前两版意见稿中,已经提出预期信用损失的概念,但模型设计过于复杂,实际操作困难,实施成本过高,因此在2013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推出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三阶段的计量方式,在保证对信用减值损失覆盖未来前瞻情况影响的情况下,有结合实际操作情形,便于金融机构执行和披露。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存在的问题 虽然三阶段模型,对于未来信用减值损失提出具体计量方法和计算公式,但是当前模型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为实际操作便捷性降低理论性。三阶段模型提出第一阶段的时间区间是12个月内,可能是考虑企业一般以12个月为周期统计经营信息并制定报表,因此信息来源更加真实可靠。但是有的长期限金融资产的主要现金流集中在期末,前12个月的信用情况很难代表整体资产的信用情况,企业可以轻易偿还当期利息而长期险后的期末贷款却有可能难以偿还。 其二、定义不清产生歧义和报表操控空间。当前三阶段模型对于违约的定义除了可以使用逾期90天作为判定标准以外,也可以根据情况自行定义。因此在违约的定义上存在操作空间,可因为不同企业对违约定义的口径可能存在不同,同业之间数据缺乏可比性。同时,由于信用质量显著恶化的判定标准指的是违约概率的显著变化, 对于违约概率的不确定性使得信用质量显著恶化的定义标准也存在上述问题,使得三阶段分类的定义具有一定的操作空间。 其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已经涵盖对未来风险的考量。由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大部分在市场上已经存在合理估值,而市场对于金融工具的估值已经涵盖了市场对于该金融工具预期损失的减值预估,因此在公允价值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三阶段模型计量对金融工具进行额外减值计量处理,存在金融工具账面价值较金融工具的实际价值低估的情况。 国内外银行的执行情况 按照规定,采取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标准的国外银行在2018年1月1日将IAS39标准变更为IFRS9标准。 国内A股上市银行,也在2018到2019年陆续改为使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来计量减值损失。其中,全部大行、除兴业银行、华夏银行以外的股份行、以及在H股上市的城农商行在2018年执行新模型,而其余银行在2019年也均执行了新模型。 而美国银行则于其他国家的银行有所不同,因为美国银行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管辖下,采取了Current Expected Credit Loss (CECL)标准,美国上市银行自2020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该标准。相对于IFRS 9的三阶段预期信用损失模型,CECL标准也吸纳了关于预期信用损失的计提,但却没有采用三阶段的划分方式。 执行之后信用成本率的变化 以国内上市银行为例,我们统计了上市银行使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之前和之后信用成本率的变化,结果显示在使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第一年,较使用已发生损失模型的上一年相比,整体信用成本率上升了13bp。分银行类型来看,所有类型银行的信用成本率均上升,其中大行和城商行的增幅较大,而农商行的增幅最小。 此外,我们对六大行今年上半年基于三阶段的贷款损失准备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今年上半年国有大行大幅提升拨备计提力度,并非当期实际资产质量显著恶化而产生计提压力,而主要是因为基于预期情况,对处于阶段一的金融资产计提拨备,来增强抵抗未来风险的抵补能力。上半年,六大行平均来看,合计贷款损失准备增加了17%,而其中阶段一的贷款损失准备显著提升了31%,远大于阶段二和阶段三的变动幅度。 二 本周行情回顾 银行板块和银行个股行情 本周银行板块下跌3.58%,落后沪深300指数(-3.53%)0.06个百分点,没有获得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其中,西安银行(-0.73%)、中国银行(-1.54%)、农业银行(-1.56%)、建设银行(-1.60%)排名靠前,南京银行(-6.93%)、杭州银行(-7.19%)、成都银行(-7.39%)、常熟银行(-7.59%)排名落后。 各行业涨跌 本周中信行业指数涨跌幅中,医药(0.53%)、餐饮旅游(-1.32%)、国防军工(-1.77%)、家电(-2.34%)排名靠前,建材(-5.94%)、房地产(-6.39%)、汽车(-6.44%)、有色金属(-7.05%)排名落后。 每周一股表现 本周我们重点推荐标的:常熟银行,下跌7.59%,落后沪深300指数4.06个百分点,没有获得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我们主要推荐原因: 其一、资产质量优势依然显著,上半年在疫情和经济的双重冲击下,资产质量依旧保持优质水平,关注贷款占比还有所下降,整体不良净生成率也较年初下行,整体资产质量逆势提升。在较差的市场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优势的资产质量,也反映出常熟银行在风控方面的领先优势和在小微信贷方面的业务优势。 其二、从未来发展来看,常熟银行的兴福银行投管行逐渐步入正轨,预计未来也会持续进行村镇银行收购。而不久前入股镇江农商行的计划,也打开常熟银行在镇江地区,特别是城区的成长空间。 其三、常熟银行的优势业务,具有可复制性,也在原先的村镇银行业务上得到了试验和证明,看好其在镇江农商行上的投资收益。 行业/个股层面的主要变化 行业动态 中国债市开放新政落地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买卖交易时段延长,同时外资投资限制被取消,吸引众多外资投资者,运行首日交易破70亿。 9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24%,环比下调1BP;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55%,环比下降1BP。 ESG投资受理财产品追捧,市场上存续的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达到约30款,银行理财子公司正成为ESG理财产品的主要发行主体。 八部委发布《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就供应链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提出意见。 公司动态 工商银行:完成发行100亿元2020年创新创业金融债券,期限3年,票面利率为3.37%;与中信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建设银行:建信投资成功参与今年国企混改第一大单,此次徐工有限混改共吸引了江苏省国信集团等15家投资机构,合计募资超过210亿元。 招商银行:招赢通平台与易方达投顾联手上线了国内首个面向金融机构客户的公募基金投资顾问服务平台。 兴业银行:智能语音客服机器人上线不到两个月,已实现日均处理客户来电4万多通,端到端整体识别率91%以上,语音转文字整体字准率93%以上。 三 市场资金利率跟踪 无风险利率市场 1个月国债到期收益率上升1.06个BP至2.9997%;而隔夜、1周、3个月国债到期收益率下降0.01、1.82、0.50个BP至2.5742%、2.5939%、3.1195%。 银行理财预期益率方面,1个月、6个月、1年理财预期收益率下降38.37、12.05、17.86个BP至3.4173%、3.6809%、3.7814%;而1周理财预期收益率持平在2.95%。 上周最新发行的三年期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利率为3.07%,较上一期利率下降7个BP。 四 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跟踪 我们统计了上周包括建银、工银、农银、中邮、交银、中银、招银、光大、宁波银行、渝农商行的理财子公司新发行的理财子产品的情况,10家理财子公司共发行理财产品52只,环比增加9只,其中建信理财发行量最高为11只,并且渝农商理财发行了首只理财产品。按产品类型来看,固定收益类为39只(占比75.0%),环比增加10只,混合类为12只(占比23.1%),环比减少1只,权益类为1只,环比持平,上周主要仍然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按风险等级来看,主要为中及中低风险理财产品,其中三级(中)为32只(占比61.5%),环比增加6只;二级(中低)19只(36.5%),环比增加3只;以及1只四级(中高)产品。从运作模式来看,开放式净值型为22只,环比增加4只,封闭式净值型为30只,环比增加5只,主要为封闭式净值型产品。 建信理财 上周,建信理财共发行了11只产品,环比增加3只。其中10只为固定收益类产品,1只为混合类产品。按风险等级来看,10只为三级(中),1只为二级(中低)。业绩比较基准的范围在3.00%-5.20%,环比最高业绩比较基准减少20bp。基本费率(包括销售费率,管理费和托管费)的范围为0.17%-0.32%。建信理财收取的超额业绩报酬的浮动管理费范围为50%-90%。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主要投向为固定收益类资产(80%-100%),而混合类产品的主要投向为固定收益类资产(0-80%)、权益类(0-80%)。 工银理财 上周,工银理财共发行了10只产品,环比减少1只。按产品类型来看,固定收益类为5只,混合类5只。按风险等级来看,9只为三级(中),1只为二级(中低)。业绩比较基准的范围在3.40%-4.90%,环比最高业绩比较基准持平。基本费率(包括销售费率,管理费和托管费)的范围为0.22%-0.52%。工银理财收取的超额业绩报酬的浮动管理费比例为超额部分的0-80%。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主要投向为固定收益类资产(80%-100%/100%),而混合类产品的主要投向为固定收益类资产(<80%)、权益类(0-30%)(私银专享为0-50%)。 农银理财 上周,农银理财共发行了5只产品,环比增加1只。其中固定收益类为2只,混合类3只。按风险等级来看,三级(中)为3只,二级(中低)为2只。业绩比较基准的范围在3.10%-4.90%,环比最高业绩比较基准减少60bp。基本费率(包括销售费率,管理费和托管费)为0.27%-0.37%。农银理财收取的超额业绩报酬的浮动管理费比例为超额部分的0-50%。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主要投向为固定收益类类资产(80%-100%/100%),而混合类产品的主要投向为固定收益类资产(0-80%)、权益类(0-50%/0-80%)。 交银理财 上周,交银理财共发行了10只产品,环比增加1只。其中固定收益类为8只,混合类2只,主要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按风险等级来看,三级(中)为7只,二级(中低)为3只。官网有显示的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的范围在4.00%-5.00%,环比最高业绩比较基准增加65bp。基本费率(包括销售费率,管理费和托管费)的范围为0.47%-0.63%。交银理财收取的超额业绩报酬的浮动管理费比例为超额部分的40%-50%。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主要投向为固定收益类资产(80%-100%),而混合类产品的主要投向为固定收益类资产(30%-80%)、权益类(0-50%)。 中银理财 上周,中银理财共发行了10只产品,环比增加5只,其中9只为固定收益类产品,1只为混合类产品。按风险等级来看,9只为二级(中低),1只为三级(中)。业绩比较基准的范围在2.75%-5.10%,环比最高业绩比较基准增加50bp。基本费率(包括销售费率,管理费和托管费)为0.27%-0.42%。中银理财收取的超额业绩报酬的浮动管理费比例为超额部分的0-100%。固收类产品的主要投向为固收类资产(80%-100%),而混合类产品的主要投向为固定收益类资产(0-80%)、权益类(0-80%)。 招银理财 上周,招银理财共发行了2只产品,环比持平,均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按风险等级来看,均为二级(中低)。业绩比较基准范围为1.00%-8.00%。基本费率(包括销售费率,管理费和托管费)为0.43%-0.73%。招银理财收取的超额业绩报酬的浮动管理费比例为超额部分的20%/浮动。固收类产品的主要投向为固收类资产(80%-100%/90%-100%)。 光大理财 上周,光大理财共发行了2只理财产品,环比持平。其中固定收益类为1只,权益类1只。风险等级为1只三级(中)和1只四级(中高)。固收类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为5.00%-7.00%,权益类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70%+中债综合财富指数收益率*20%+恒生指数收益率*10%”,基本费率合计为0.53%-0.85%。固收类产品的主要投向为固收类资产(80%-100%),而权益类产品的主要投向为固定收益类资产(0-20%)、权益类(80%-100%)。 宁银理财 上周,宁银理财发行了1只固收类产品,环比持平,风险等级为三级(中)。业绩比较基准为5.85%。基本费率为收取管理费为0.20%。固收类产品的主要投向为固收类资产(80%-100%)。 渝农商理财 上周,渝农商理财首次发行了1只固收类产品,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业绩比较基准为4.70%。基本费率为收取管理费为0.81%。固收类产品的主要投向为固收类资产(80%-100%)。 银行理财子上周行业动态 上周,9月24日,由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与中国银行全资子公司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汇华理财有限公司获得中国银保监会批准开业。据悉,汇华理财注册于上海市临港新片区,其中东方汇理出资占股55%,中银理财占股45%。汇华理财将完成其注册程序并于今年10月起开始运营,该公司将是中国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来源:中国基金报) 五 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月度总结(9月) 9月,我们统计的11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共发行了167款理财产品,环比减少35只,其中建信理财发行量最多,共发行了38款理财产品。按产品类型来看,主要为固定收益类产品,共发行了126只固定收益类产品,环比减少31只,混合类产品发行了39只,环比减少6只,权益类产品发行了2只,环比增加2只。按运行模式来看,主要为封闭式净值型产品,共102只,环比减少34只,开放式净值型为65只,环比减少1只。按风险等级来看,主要为三级(中)风险,共103只,环比减少47只,其次是二级(中低)为61只,环比增加11只,以及一级(低)、四级(中高)、五级(高)风险产品各1只。从业绩比较基准来看,中邮理财和招银理财的业绩比较基准最广,为1.00%-10.00%。 具体来看,发行理财产品数量上变动最大的是工银理财,9月的理财产品发行量环比减少了35只至32只。其次交银理财和中邮理财理财产品发行量都减少了8只。9月理财产品发行量最高的为建信理财,共发行了38只理财产品,环比增加了4只。同时,9月,6月成立的渝农商理财发行了首只理财产品,“渝农商理财·江渝财富天添金益惠封闭式理财产品2020年第51001期”,为固定收益类产品,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规模为5亿,业绩比较基准为4.70%。 从产品类型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产品主要为固定收益类产品。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发行量最高的为建信理财,共发行了34只,占所有固收类产品的比例为27%。其次交银理财和中银理财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数量也较多,分别为27只和23只。而从每家银行发行的产品类型结构来看,中邮理财、宁银理财、渝农商理财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均为100%,其次交银理财、建信理财、中银理财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比例均高于80%。而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最低的为工银理财和农银理财,固定收益类和混合类占比均为50%。权益类产品方面,只有招银理财和光大理财发行了权益类产品。其中招银理财的“招银理财招卓沪港深精选周开一号权益类理财计划”,风险等级为五级(高),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40%+恒生综合指数收益率×40%+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20%”;光大理财的“阳光红ESG行业精选”的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70%+中债综合财富指数收益率*20%+恒生指数收益率*10%”。 从运行模式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产品主要为封闭式净值型产品,占比为61%。其中封闭式产品发行量最高的是建信理财共36只,占所有封闭式净值型产品的比例为35%。而开放式净值型产品发行量最高的是交银理财,共发行了28只,占所有开放式净值型产品的比例为43%。从运行模式发行结构来看,大部分银行理财子的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占比均超过了60%,只有交银理财、招银理财和光大理财的开放式净值型占比较高,分别为85%、89%和100%。 从风险等级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产品主要为三级(中)产品。其中三级(中)产品发行量最高的建信理财,共发行了36只,占总量的35%;其次工银理财的三级(中)发行量也较多,共30只,占总量的29%。而二级(中低)发行量最多是中银理财,共发行了23只,占总量的38%。光大理财发行了唯一1只一级(低)风险产品和唯一1只四级(中高)风险产品,招银理财则发行了唯一1只五级(高)风险产品。 从业绩比较基准来看,所有理财产品的固定业绩比较基准的范围为1.00%-10.00%,其中中邮理财和招银理财的业绩比较基准最广为1.00%-10.00%,如果不算中邮理财和招银理财,其余理财子的业绩比较基准范围为1.50%-7.00%,最高业绩比较基准环比提升1个百分点。除固定业绩比较基准外,共有7只浮动业绩比较基准的理财产品。 六 我们的观点 LPR最新动态 下半年,招行零售业务可能有哪些改善? 其一、零售贷款增速将稳步提高。上半年零售贷款增速为5%,下半年有可能回升到10%左右,全年零售贷款增速预计将维持在8%左右。主要在小微、住房按揭、以及消费贷将保持稳定增长,而信用卡将稳步恢复; 其二、零售客户数将继续稳步增长。上半年零售客户数为1.51亿户,同比增长4.85%,增速较以前有所放缓,但是预计随着消费的稳步复苏,凭借其线上化业务优势,客户导流和留存率将提升; 其三、零售带来非息收入预计将稳步恢复正增长,达到5%左右。上半年,零售业务非息收入258亿,维持0%增长。随着零售贷款和零售客户增速提高,这将继续为其贡献低息负债、财富管理等中间业务收入,零售贡献的非息收入预计将恢复正增长,将达5%左右; 其四、零售业务营收贡献同比增速将修复到8%左右。上半年零售营收776亿,同比增长5%,下半年零售贷款增速将稳步回升,预计达到10%左右,同时随着零售非息收入贡同比正增长,零售贡献的营收增速同比增速将提高,预计可以达到8%左右。 其五、零售税前利润预计将继续同比下降,但是降幅将有所缩窄。上半年,零售金融业务税前利润332亿,同比下降13%,预计下半年税前利润恢复,但是全年税前利润难以实现正增长,全年预计同比增速为-2%左右。主要因为上半年为200亿左右的新增零售不良计提的拨备较多,信用成本较高拉低税前利润增速,而且下半年难以完全摊销掉这些负面冲击。 其六、零售估值溢价向上有约束。下半年零售业务将逐步恢复,但是零售税前利润贡献依然维持负增长,整体的估值溢价向上有约束,难以出现大幅回升。 七 下周需要重点关注动态 行业面: 1、 银行理财销售管理规定和流动性管理办法最新进展 2、 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最新进展 3、 大行获得券商牌照的最新进展 4、 中美摩擦再次发酵的最新进展 公司面: 1、 四川银行获批后最新进展 2、 贵阳银行定增最新进展 3、 长沙银行定增最新进展 4、 厦门银行IPO情况 5、 重庆银行IPO最新进展 八 投资建议 1、中报公布后,存量风险在稳步出清,为何银行股依然低位徘徊?那些因素才能催化银行股行情呢? (1)按照逻辑,之前存量风险在约束银行股估值,但是中报中,银行业关注类贷款占比在下降,核销力度在加大,约束估值的因素在稳步消除,银行股估值要修复,但是银行股却持续低迷。原因在哪里?我们认为:对三季报的不确定性预期,以及政策上原地踏步,对3.5万亿不良资产处置的担忧是主因。 (2)那些因素才能催化银行股行情呢?政策面的转变、估值切换、NIM的企稳。 2、催化剂之一、政策面的转变? (1)目前货币政策原地踏步,9月LPR保持不变,降准预期短期内也没有落地。政策面究竟都有哪些顾虑呢?主要是担忧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后,无法控制资金流向,资金脱实向虚后,导致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不平衡,带来资产的泡沫。 (2)按理来讲,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有多面性和复杂性,政策上的支持不可少,那在何种情况下政策面上才会有进一步的宽松呢?市场利率回升过快,资金面过紧时;另外,实体经济修复过程中出现各种超预期事件,比如最新的房企事件等,影响到经济内生恢复和增长时。 (3)我们认为:为了稳定NIM,银行负债端和资产端某一端的调整是不可缺少的,在资产端利率依然下降的情况下,负债端调整必要性更大,从而降准依然有必要。 3、催化剂之二、估值切换? (1)4季度,银行股是否有估值切换是逃不掉的问题。银行股存量风险在出清,新增风险得到控制,经济增速在稳步回升,估值下行的理由尚不充分。但是估值切换必须有理由。业绩支撑、政策推动、经济企稳回升,这三者中需要具备一个。 (2)业绩是否有支撑?需要看监管是否要求银行在3季度和年报中继续多提拨备、继续加大核销,有不确定性。但是净利润同比增速环比回升是大概率。 (3)政策推动?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保持合理的流动性在目前看来有必要。 (4)经济企稳回升?这个也是大概率,在双循环体系下,国内消费市场的启动有助于部分缓解外需减少。从而估值切换行情可以期待。 4、催化之三、NIM的企稳? (1)负债端看。其一、正面因素:由于1年期LPR在上半年下降30个bp,贷款利率在持续下降,而且信贷规模高速增长,贷款派生的存款增加,存款利率也出现一定程度降低;另外3季度末,结构性存款需要压降到2019年年底的水平,年底压降到2019年2/3;同时其它高息负债发行量也下降,这些因素都在压降负债成本。其二、负面因素:市场利率在稳步回升,shibor利率在提高,债券发行利率也在提高,同业负债成本和应付债券成本率在提高,这些因素又在拉高负债成本。综合来看,由于存款占负债比重在70%-80%,负债综合成本率3季度和4季度在下降。 (2)资产端看,对公和零售贷款利率依然在政策引导下持续下降,但是贷款利率下降幅度低于下半年。 (3)从而下半年银行NIM将逐步企稳,如果存款成本下降幅度更显著的话,NIM有可能环比小幅回升。 5、关于3-4季度银行资产质量的观点。 (1)下半年,不良处置力度高于不良新生成,不良率将保持稳定,或者小幅下降。上半年不良出资1.1万亿,全年出在你3.4万亿,下半年处置规模2.3万亿,远远高于上半年,同时下半年经济增速受到疫情影响成本小,新生成不良余额较上半年有所减少。从而下半年,不良处置规模超过不良新生成,而且下半年不良处置规模超过上半年,而不良新生成低于上半年,下半年不良率将稳定在上半年1.95%的水平,如果乐观估计的化,预计也会将小幅下降。 (2)更中长期看,我们预计行业的不良率维持在2%以下。目前行业NIM为2.09%。中长期看,如果LPR继续下降,NIM将回落;另外如果存款利率市场化后续推进,行业NIM也将持续下降。如果行业NIM低于行业不良率,银行业盈利能力将受到不小的冲击,而且这是行业内生的增长能力导致盈利能力下降,对行业的冲击较大;从而行业NIM必须高于行业不良率。如果2%是安全阙值的话,NIM需要维持在2%以上,而不良率需要低于2%。 (3)行业发展政策前景展望。我们预计未来银行业监管层需要重视的是:一方面,采取措施放缓行业NIM下行的速度,与此同时另一方面严格控制行业不良率回升,主要措施就是提前化解存量风险。 6、那些银行股更有机会? (1)主线之一:零售优势显著的银行。边际变化上,这类银行改善更显著。上半年银行对公贷款投放占比高,下半年将有所放缓;而上半年零售贷款投放占比低,但下半年将所提高。从而零售优势显著的银行边际上改善更大,不仅拉低不良率,而且减缓NIM下行。比如:招行、宁波、平安、常熟、长沙。 (2)主线之二:城商行,无论是三季报或者年报,其净利润都将实现正增长,尤其是江浙地区的城商行,当地经济恢复更快。比如:宁波、南京。 7、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市场更需要关注银行资产质量改善;拨备本身不影响估值,存量风险出清清洁资产负债表,有助于银行股估值修复;对于盈利前景,需要相信银行业自然增长的能力。 4Q重点关注:城商行、零售优势突出银行。 对银行股:中长期看好板块估值修复行情。 主要原因: (1)金融改革推进,释放改革红利,利好中小银行; (2)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实体受益; (3)风险处置加大,存量风险下降,风险溢价下降; (4)8月经济数据表明实体经济恢复性增长已成趋势,下半年经济增速将环比回升; 本周一股:宁波银行 中长期重点推荐: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常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南京银行、长沙银行、上海银行、无锡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 近期重要报告: (1)个股深度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杭州银行(600926)深度:《存量风险出清,零售优势巩固(2020.05.19)》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长沙银行(601577)深度:《高 ROE,高性价比(2020.03.20)》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兴业银行(601166)深度:《起底同业,商投并进》(2020.02.06)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平安银行(000001)深度:《看得见的改善, 给得出的估值》(2019.10.18)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无锡银行(600908)深度:《对公优势改善资产质量,消费贷款促进零售转型》(2019.10.14)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邮储银行(01658.HK)深度报告:《独特运营模式, 天然零售禀赋》(2019.8.27)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招商银行深度报告:《估值溢价回升的动因与趋势》(2019.08.13)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西安银行(600928)深度报告:《资产质量优质, 零售华丽转型》(2019.08.05) 【中信建投银行Ⅱ】常熟银行(601128)深度报告:小微模式支撑扩张, 当前估值仍被低估(2019.07.09)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南京银行深度:《短板补齐,弹性恢复》(2019.05.22) 【中信建投银杨荣】招商银行深度报告:《Fintech一小步, 估值一大步》(2019.04.24)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紫金银行深度报告:《发挥区位优势,基本面再升档》(2019.04.03)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吴江银行深度报告:《小而“美”,小而“优” ——资产质量优和负债成本率低》(2019.02.26)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长沙银行深度报告:《政务小微双特色, 零售转型新引擎》(2019.01.10)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浦发银行深度报告:《不良不足惧,估值尚可提》(2018.01.09)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平安银行深度报告:《挺进私行,尝鲜权益》(2019.01.04)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常熟银行动态报告:《独树一帜,显著低估》(2018.11.23)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工商银行深度报告:《查缺补漏,持续领航》(2018.11.08)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民生银行深度:《重回小微,打通ROE与PB之间的屏障》(2018.09.19)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杭州银行深度·《业绩超预期,零售新起点》(2018.08.06)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上海银行深度·《质优价廉,估值抬升》(2018.06.26)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工商银行深度·《 行业龙头的 "跨越" ,迈向 "强行"的路径》(2018.06.05)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上海银行(601229.SH)专题:《信心充分,ROE回升》(2018.05.21)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南京银行(601009.SH)深度报告:《再融资缓解压力,厚拨备保障业绩》(2018.01.30)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招商银行(600036.SH)深度报告:《科技强则零售恒强, 零售强则溢价恒高》(2018.01.03)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农业银行(601288.SH)深度报告:《向不良要业绩》(2018.01.03) (2)海外对标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海外对标”深度研究之二:《海外大行国际化路径 ——花旗银行与汇丰银行》(2018.08.30)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海外对标”深度研究之一《我国零售银行被高估了吗——对标富国银行的比较研究》(2018.07.05) (3)金融科技专题报告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银行金融科技”系列深度之五:《银行数字化,战略新方向》(2020.06.01)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银行金融科技”系列深度之四:《央行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2020.03.12)》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银行金融科技”系列之二:《如果银行开放,未来将会怎样?——开放银行专题深度研究》(2019.07.11)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深度·《区块链:银行业应用与前景》·“银行金融科技”系列之二(2018.07.30) (4)行业深度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港股银行20年中报综述:《港股上市内银领跑》(2020.09.21)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上市银行20年半年报综述:《相信自然增长,存量风险出清》(2020.09.04)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行业深度报告:《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方式》(2020.08.04)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行业深度:《注资中小行,补血加活血》(2020.07.02)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行业深度:《综合化经营,大行砥砺前行》(2020.06.28)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2020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中小银行深化改革》(2020.06.19)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19年报和20年1季报综述:《盈利持续稳健,不良不惧疫情》(2020.05.07)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下调的研究:《减负和让利需要同步》(2020.04.22)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利率风险”系列深度之三:《降存款基准将改变什么?》(2020.04.17)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利率风险”系列深度之二:《利率下行期的中美银行股(2020.03.05)》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银行资产管理”系列深度之14:《尝鲜FOF和MOM, 拓展权益投资(2020.2.14)》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利率风险”系列深度之一:《利率风险,衍生品对冲》(2020.1.10)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行业深度:银行次新股比较研究(2019.12.18)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2020年投资策略报告:《前高后低,风险为线》(2019.12.17)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2019年银行业三季报综述:《核心指标继续向上, 股份行改善最亮眼》(2019.11.04)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行业深度:《问题银行的处置与风险化解》(2019.10.11)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零售银行业务”系列深度之四:《供应链金融新模式, 小微贷投放主方向》(2019.09.25)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银行业2019年半年报综述:《不良生成与负债成本均降, 风险和成本管控持续优化》(2019.09.05)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2019年秋季投资策略报告:《把握资产端,看好中小行》(2019.08.29)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行业动态:《下半年银行股投资逻辑和选股思路》(2019.07.19)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行业深度·"银行资产管理"系列深度之十二:《理财子公司全貌与规划》(2019.07.15)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行业深度:《包商个案VS银行信用》(2019.06.20)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行业深度:《“零售银行业务”系列深度之三——第三极零售:场景化和智能化》(2019.06.18)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行业深度·“银行资产管理”系列深度之十一:《银行理财如何参与科创板?》(2019.06.18)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银行资产管理”系列深度之十:《美国银行系资管经验与借鉴》(2019.05.17)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上市银行2018年&2019年一季报业绩综述:《营收修复,ROE下滑》(2019.05.06)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行业深度:《总量之后,还有结构——金融供给侧改革专题研究》(2019.04.16)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行业动态:《永续债发行悬而未决的问题》(2019.04.02)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行业深度:《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猜想 ——利率并轨与非对称降息齐头并进》(2019.03.20)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零售银行业务”系列深度之二《信用卡变身,成零售渠道》(2019.03.20)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银行业可转债系列深度农商行篇:《农商行可转债研究》(2019.03.13)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银行业可转债系列深度农商行篇:《农商行可转债研究》(2019.03.13)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永续债专题深度:《永续债——补充资本在路上》(2019.02.14)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零售银行业务”系列深度之一:《谋求新章法,破局小微贷》(2019.01.14)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2019年投资策略报告:《自然宽信用,政策降风险》(2018.12.11)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理财子公司深度研究:《市场老兵,权益新手 ——银行理财子公司遍地开花》(2018.12.11)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行业深度:《地方债与银行股估值》(2018.09.27)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行业深度:《探索商业银行估值抬升的路径 ——轻型化转型》(2018.09.12)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行业深度:上市银行2018年半年报综述:《不良充分暴露,零售转型成效显著》(2018.09.03)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行业深度:《用数据说话:股份行现拐点,配置正当时》(2018.08.27)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行业深度:《基本面横向比较,静待新股上市》(2018.08.21)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行业深度:《政策双宽松,还看中小行》(2018.08.14)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深度·《离不开的非标,逃不掉的通道 ——理财非标全景透视》·“银行资产管理”系列研究之九(2018.08.02)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深度·《大行上涨的逻辑》(2018.07.13)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深度·《政策持续推进,落实依然艰难——债转股业务的“破冰之旅”(2018.07.09)》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2018年银行业中期投资策略报告《估值与政策,纲举则目张》(2018.06.08)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深度·《社会平均融资成本率高企——成因、影响与趋势判断》(2018.05.23)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银行资产管理”系列深度之九:《结构性存款的“前世今生” ——替补保本理财》(2018.05.21)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金融业开放简评:《估值优势叠加政策红利,趋势向上》(2018.04.11)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行业深度:《外资持股比例放开,银行业迎“春天”》(2018.04.10) 【中信建投银行杨荣】“银行资产管理”系列深度报告之八:《“大资管”进入“新时代”——银行资管2.0》(2018.03.02)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周报230期:《4季度银行股有哪些催化剂?》 对外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7】日 报告发布机构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杨荣】 SAC 执证编号:S1440511080003 SFC 中央编号:BEM206 研究助理:陈翔 团队介绍 杨荣: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英国杜伦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银行业首席,金融组组长。专注于将金融学理论和中国具体的市场实践精巧结合,并且借助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现市场内在的规律和秩序。持续跟踪研究银行资产管理业务、银行新兴业务。准确研判2012年年底以来银行板块的行业性机会和个股行情。2014年获“最佳分析师量化排名”银行业第一名。2017年获得《金融市场研究》杂志五周年十佳“优秀青年作者”荣誉。2018年获得最佳行业 “金牛分析师”奖;2018年获得“wind金牌分析师”银行业第二名;2018年获得“最佳分析师”量化评选银行业第二名,连续5年累计排名银行业第1名;2019年获得“wind金牌分析师”银行业第二名。 陈翔: 美国波士顿学院金融学硕士,CFA。2019年加入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2019年获得“wind金牌分析师”银行业第二名。
 报告详细内容请查阅原报告附件
侠盾智库研报网为您提供《中信建投-四季度银行股有哪些催化剂?-200928.weixin》及中信建投相关行业分析研究报告,作者中信建投证券研究研报及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个股研报和股票分析报告。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