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盾研报网,专业研报大数据平台,收录各类研报、行业研报、券商研报、股票分析报告、行业研究报告等,已收录投研文档共计 32158451 份!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研报 > 行业分析 > 研报详情

光大证券-银行业流动性观察第60期:LPR运行:一个“悖论”与三个“问题”-200924

上传日期:2020-09-24 14:35:00  研报作者:王一峰  分享者:dn0663   收藏研报

【研究报告内容】


  在本篇报告中,我们从定价理论角度,分析今年以来资金市场利率“V”型反转对 LPR 定价带来的困扰,并试图回答 LPR 形成机制与实际运行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三个问题。
  LPR 运行一周年的现状与反思。LPR 运行的表观规律:(1)除第一次 LPR 报价外,其余时间 MLF 利率调整与 LPR 调整节奏与幅度完全同步;(2)降准操作并不必然导致 LPR 报价下调;(3)在央行没有明确货币政策放松信号的月份里,LPR 始终保持不变。通过分析今年以来“两个阶段”的 LPR 与资金利率、一般存款利率和综合负债成本的变化趋势,可以推导出一个“悖论”,即:如果 LPR 定价跟踪边际资金价格,那么为何第二阶段利率不上升?反之,如果 LPR 跟踪综合负债成本(或一般存款成本),那么为何第一阶段利率要下行?并由此引出三个问题: 问题一: MLF 利率下调是否必然带来 LPR 的下调?问题二:未来 LPR 是否只能降不能升?问题三: LPR 改革是否有效改善利率“二元结构”市场分割的问题?
  LPR 改革的“初心”与理论定价模型。(1)央行推出 LPR 改革的初心表现为:一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推动贷款利率和市场利率并轨;二是推动降低贷款利率,由此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2)LPR报价机制的理论模型应为:1Y-LPR=资金成本(含 MLF)+管理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市场调整项。
  基于 LPR 定价原理与实际运行对上述三个问题的回答。(1)LPR 报价对综合负债成本变动的敏感性并不高,也没有反映负债成本的边际变化,银行对 LPR 的调整更多地较为依赖政策利率 MLF 的变化; (2)目前,MLF 利率引导 LPR 已从“降”到“稳”,结构性流动性短缺也导致负债成本“易上难下”,在此情况下,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需要 LPR 与 MPA 考核共同发挥效力。未来一个时期,LPR 定价都会维持平稳或略降,而实际贷款利率下行可以通过压降 LPR 加点来实现;(3)今年 1-8 月份资金利率与存贷款利率持续背离,出现逆向走势,LPR 的推出并未有效解决二元利率结构问题,打通二元利率体系仍需要较长时间。
  对 LPR 的运行现状理解与下一步建议。(1)做好银行体系负债成本管控, LPR 定价机制应合理反映银行自身经营情况,避免形成 MLF 与LPR 点差固定不变的错觉;(2)LPR 收益率曲线形态不宜包含过多产业调控政策,理论上,5Y 与 1Y 期定价的合理溢价,应该由较为发达的衍生品市场进行定价,产业融资政策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政策指引予以实现。(3)可行情况下适度放松部分监管要求,提高资金市场和存款市场联通性。例如,优化流动性监管指标,让更多中小银行可以通过较低利率的同业市场融资;适度扩大 MLF 一级交易对手范围,将部分资质较好的中小银行纳入 MLF 覆盖范围, 以增强中小银行的 LPR报价精准度。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重启后疫情复杂度提升,中美摩擦进一步升温。
 报告详细内容请查阅原报告附件
侠盾智库研报网为您提供《光大证券-银行业流动性观察第60期:LPR运行:一个“悖论”与三个“问题”-200924.pdf》及光大证券相关行业分析研究报告,作者王一峰研报及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个股研报和股票分析报告。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